說到澎湖之旅
令我百感交集的一天就是要搭船去離島
因為我會暈船啦...
想想離島那兒還有很好的風景需要親自去瞧瞧
於是牙一咬也得撐過去
下面文章有分享我的搭船心情
2020 澎湖小旅行 |交通工具|馬公日展...望安仙人掌..七美開發租機車🏍️
離島搭世紀之星🚢遊望安和七美 /吹海風看海鳥治癒暈船不適症
原本想說搭船應該是半小時而己
忍忍很快就到了
不,不,不 這位太太真得誤會大了
光從馬公到望安就要半個多小時...
而望安只是其中一個小島
望安到七美還要一個多小時..........
昏沉沉的我在上岸後有稍稍坐了一會兒
先生也去找到了我們的柤車行
騎了車快速的逛起我們的望安之行
因為望安島並不大
所以停留的時間沒很多
加上讓暈船的我回神己浪費了一些時間
騎到了車後先到wc再清一下腸道
所以也來不及看上方說著禁止停車
請見諒....因為實在是忍不住了
清完腸胃後舒服許多
車子騎去網垵口沙灘看了一下往下一站前去
來到望安最主要是想看看海龜
拿出機車行給的地圖
好像很容易找
問了在地阿伯
阿伯說:這裡很快就逛完了啦....
甘安吶.....(我內心的os)
開始繞島一圈
很快的我們也找到了"綠蠵龜保育中心"
全球 7 種海龜中,已有 6 種面臨絕種威脅。因為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海龜如今得游近兩倍遠的距離 ,才能抵達覓食區。海龜曾與恐龍同一時代,
牠們躲過了恐龍絕種時代,如今卻難逃人類活動造成的工業捕撈、塑膠污染、氣候變遷等威脅。
剛誕生的小海龜,活蹦亂跳,往大海勇往直前的生命力總讓人印象深刻。
一千隻海龜中只有一隻有機會長大,小海龜好不容易躲過海灘上的海鳥、螃蟹等掠食者攻擊,
近年來卻因海洋塑膠污染,誤食像水母的塑膠袋,或被吸管誤插鼻孔,
遭廢棄的魚網纏繞,以及工業捕撈、氣候變遷等威脅挑戰,面臨滅絕危機。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官網)
曾經看到了一個揮之不去的畫面
就是海龜嘴裡卡住了一個大大的垃圾袋
看著看著心都涼了
海洋生態嚴重遭到破壞
為了救海洋生物我們要做的事有好多好多
減塑計劃是其中之一
想要看到豐富的海洋生態
我們真得要好好維護它...
海龜是烏龜(tortoise)的近親,只不過牠們的腳換成了鰭。
現在全球僅存的七種海龜為:革龜或稜皮龜(leatherback)、綠蠵龜(green)、赤蠵龜(loggerhead)、
欖蠵龜(Olive ridley)、玳瑁(hawksbill)、肯式龜(Kemp’s ridley)及平背海龜(flatback
而台灣有五種:
革龜或稜皮龜、綠蠵龜、赤蠵龜、
欖蠵龜、玳瑁
我知道的海龜棲息地除了澎湖還有小琉球
因為我原本也是想去離我們較近的小琉球看海龜
先生聽到我的提議後噗嗞了一聲說
要去小琉球...那一天的行程就可以完成了啦...哈哈哈
妳確定嗎?那今年的小旅行就一天就可以啦......哈哈哈哈哈哈
啊是在是笑啥x.....
我在裡頭待的時間不多
因為頭還在昏沉沉中....
所以很快速的逛完裡面
所以關於海龜簡介之類的資料就沒讀的很清礎
因為昏感覺內部空氣稀薄...希望可以快點到外頭透透氣
寫這一篇記錄時有稍稍上網到綠色和平的官網看了一下關於海龜的故事
我們真得要好好愛護
才能看到更多可愛的海龜
必竟牠的成長過程也是很坎坷
看完都會替小海龜感到不捨
很快速的和可愛海龜拍個照
其實我有落掉了一個景點....
就是那一個有立體海龜的圍牆
原本是想找那個地方拍個照的
可能當時腦子缺氧沒想這麼多
直到晚上在民宿整理照片時才發現.......(搥心肝)
又到了集合時間
我們也很快的就上船了
先生說坐外頭就好 應該就不會暈船.....
那麼神奇??(懷疑中.....)
果然坐外頭是對的.....
雖然很晒但我覺得不會暈船比晒黑來的重要
從望安到七美的一個小時裡真得一切安然無恙
找到租車行
看到機車整個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這不是新車嗎?
老闆說才來5天而己
哇....我騎的那一台都不到100公哩數
肚子真得餓了
找個地方吃午餐
這家也是一級棒....
至今還是念念不忘
澎湖小旅行 /食記 / 離島 七美 <日式> 四國讚岐 手工麵線 獨特風味留住旅行中的美味記憶
整個人神清氣爽
沿路來到七美人
拍起照來臉都笑澎了....
來到七美人只在外頭拍了照..上個廁所...逛了外頭的小攤位準備來去找小台灣
風茹草...煮風茹茶的主角..(癈話)
望夫石
這裡的景很美
在還沒到達七美的時後
在船上遠看七美還真很美
綠油油的小山坡上有著蜿蜒小徑
巴士在小路裡緩緩開著
那個畫面太誘人了
像極了小瑞士山
一眼就能辨出的小台灣
女兒說之前是在課本上看到
這次來澎湖直接看到本尊
也太值得了吧!
帽子好像在澎湖起不了作用
加上自己頭大就不愛戴帽子(是不好買帽子....)
因為風好大
一直把我的帽子給吹起來
双心石滬是來七美一定要來朝聖的
澎湖石滬群位於中華民國(台灣)澎湖縣,為一種利用潮汐的傳統陷阱式漁法,
屬於魚梁的一種石滬。石滬在潮間帶堆砌兩道長圓弧形堤岸,
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
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覓食海藻;退潮後,因石堤已高於海面,
魚迴游至捲曲處而被困於滬內。澎湖建造石滬的歷史,
可追溯自清康熙50年(1711年)的《台灣縣志》,
一直到20世紀中期,石滬漁業都還是澎湖最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活動
心心相印的石滬依舊迷人
隨著潮汐的變化
景像也不同
親自體驗還是不一樣
深刻的印像可是難以忘懷
終於走完離島行程準備回馬公
啟程前的百感交集
體驗後的依依不捨...
女兒對於離島之行也是超期待
因為她想親自來看課本裡介紹的本尊
真得幸好....我們來了
治癒我暈船不適症的不是暈船藥
而是廣闊的大海...熱情的陽光和涼爽的海風
晚上又要和一埸難以忘懷的景像見面
令人興奮又期待....